微粒的大致分類
的目的,就是要極大程度地將空氣介質中的懸浮微粒除掉。含有分散相懸浮微粒的空氣介質是一種分散體(ti) 係,被稱為(wei) 氣溶膠。集體(ti) 地說,根據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的定義(yi) ,氣溶膠係指“沉降速度可以忽略的固體(ti) 粒子、液體(ti) 粒子或固體(ti) 和液體(ti) 粒子在氣體(ti) 介質中得懸浮體(ti) "。
的分類:
一:按微粒的形成方式分類
1.分散性微粒。固體(ti) 或液體(ti) 在分裂、破碎、氣流、震蕩等作用下變成懸浮狀態而形成。其中固態分散性微粒是形狀**不規則的粒子或是由集體(ti) 不緊、凝並鬆散的粒子組合而又形成球形的粒子。
2.凝集性微粒。通過燃燒、升華和蒸汽凝結以及氣體(ti) 反應而形成。其中固態凝集性微粒,一般是由數目很多的、有著規則結晶形狀或者球狀的原生粒子結成的鬆散集合體(ti) 組成;液態凝集性微粒是比液態分散性微粒小得多、多分散性也小的粒子。
二:按微粒的來源分類
1.無機性微粒。例如金屬塵粒、礦物塵粒和建材塵粒等。
2.有機性微粒。例如植物纖維,動物毛、發、角質、皮屑,化學染料和塑料等。
3.有生命微粒。例如單細胞藻類、菌類、原生動物、細菌和病毒等。
三:按威力的大小分類:氣溶膠的微粒的範圍為(wei) 10-7~10-1㎝,在這麽(me) 寬的範圍內(nei) ,隨著微粒大小的變化,它的物理性質和規律都將發生變化。
1.可見微粒。肉眼可見,微粒直徑大於(yu) 10μm。
2.顯微微粒。在普通顯微鏡下可以看見,微粒直徑為(wei) 0.25~10μm。這裏要補充說明的是,ISO14644-1標準隻把0.1~0.5μm的微粒稱為(wei) 微粒,把<1μm的稱為(wei) 超微粒子,把>0.5μm的稱為(wei) 大粒子。
四:微粒的通俗分類在氣溶膠的技術領域中,經常采用如“灰塵"“煙"“霧"等術語,空氣潔淨技術中的一些名字概念也常涉及這些術語,這就是對微粒的通俗分類。
1.灰塵
2.煙
3.霧
4.煙霧